>> 政务公开 | >> 政府信息公开 | >> 政府规章、政策文件及解读 |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 市政府及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 |
索 引 号: | 11330700002592599F/2025-006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文机关: | 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5-04-27 |
文 号: | 金政办发〔2025〕19号 | 统一编号: | ZJGC01-2025-0003 |
有 效 性: | 有效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监督 |
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公开征求《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反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属有关单位:
《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
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有效预防、解决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质效,根据《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办公厅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国办发〔2024〕54号)和《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5〕5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部署,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坚持“管住风险、无事不扰”,推动协同检查、精准检查、规范检查,着力破解涉企多头重复低效检查,以及任性检查、运动式检查、以各种名义变相检查等堵点难点问题。到2025年底,“综合查一次”机制更加健全,部门、层级、领域年度联合检查实施率达60%以上,2026年联合检查实施率达70%以上,2027年联合检查实施率力争达80%以上,非现场检查占比逐年提高,现场检查总量持续下降,行政检查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企业和群众对执法满意度不断增强,助推打造长三角营商环境标杆市。
二、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职权行使
(一)规范行政检查主体。实施行政检查的主体必须具备法定资格。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实施行政检查;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必须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检查;受委托组织必须在委托范围内实施行政检查。除上述主体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实施行政检查。严禁政府议事协调机构以各种名义实施行政检查。严禁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等第三方实施行政检查。严禁外包给中介机构实施行政检查。严禁未取得执法证件的执法辅助人员、网格员、临时工等人员实施行政检查。行政执法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主体资格梳理,并报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县级以上政府要依法确认行政执法主体并向社会公告。委托的行政执法机关和受委托组织要向社会公布委托书。(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各市级行政执法单位、各县〔市、区〕政府,以下均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不再列出。标*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规范行政检查事项。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加强行政检查源头管理。行政执法主体应根据权责清单梳理行政检查事项并制定检查事项清单,经部门法制审核、集体讨论决定后于2025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清单应包括检查事项名称、实施主体、检查依据、检查内容及方式等要素,通过取消、整合、转为非现场检查等方式,减少入企检查频次,严格执行“清单之外无检查”。市级行政执法主体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对接,统一本执法领域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全面梳理本地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设立的行政检查事项。因法律、法规、规章发生变化的,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及时更新清单。(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各市级行政执法单位)
(三)规范行政检查方式。推进行政执法主体分级实施涉企行政检查。市级执法机关综合研判行业监管特点、监管对象规模和风险等级,落实“综合查一次”,深入推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对同行业跨部门监管事项进行优化整合,以“一业一查”方式开展联合检查。县级执法机关结合行业领域、信用状况、风险程度等因素,对监管对象实施行政检查。乡镇(街道)要“条块结合”统筹监管任务,善于发现问题,推进风险预防和源头治理。大力推广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线上监管等具有物联感知能力的非现场检查。通过非现场检查、信息共享、书面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可以达到检查目的的,原则上不实施现场检查。(责任单位:*市行政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其他市级行政执法单位)
(四)规范行政检查程序。各行政执法主体要严格遵守程序,行政检查人员资格、人数应符合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现场检查,要有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告知被检查对象依法享有权利义务,并依托“掌上执法”实施“亮码检查”。检查前应制定检查方案,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的,应及时报告并补办相关手续。除国家、省统一部署外,开展全行业、全地域涉企专项检查应制定检查方案,经法制审核、集体讨论研究后,报县级以上政府或者实行垂直管理上一级行政机关批准并向社会公布,专项检查方案报同级行政执法局。制定出台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涉企行政检查程序规定。为更好规范行政检查行为,防止逐利检查、任性检查,行政检查要做到“五个严禁”“八个不得”。(责任单位:*市行政执法局、其他市级行政执法单位)
三、优化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实施
(一)优化涉企检查计划。涉企行政检查实行年度数量控制。各执法单位要确定一个内设机构牵头协调并统筹本部门涉企检查计划制定,行政检查计划实行线上管理,在执法事项系统中制定,并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同一执法单位内部,因不同事项对同一类监管对象进行执法检查时,由单位内部加强统筹,做到“单部门一次查”。上级行政执法机关已对监管对象进行行政检查的,下级机关不再就同一事项对同一监管对象实施检查。整合检查对象相同、内容相关、时长相近的计划和任务方案,组织实施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实行“一表通查”、简单事项“委托查”,所有行政检查应在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上制定实施。实施行政检查,同一行政执法主体对同一企业实施现场检查的年度频次原则上不超过两次,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根据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线索确需实施行政检查,或者应企业申请实施行政检查的,可以不受频次上限限制,但不得明显超过合理频次。(责任单位:*市行政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其他市级行政执法单位)
(二)优化行政检查标准。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对照上级主管部门出台本领域行政检查表单,明确检查要求和内容、检查对象和范围、检查方式和频次、处理方式等内容,在2025年8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对多部门承担监管职责、纳入综合行政执法或委托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项的,牵头部门或委托部门制定检查标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行政检查标准发生冲突的,相关主管部门要开展评估论证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请本级政府或者上一级行政机关协调,避免企业无所适从。健全落实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重点产业合规监管“一业一册”告知制度,鼓励各地各部门在制定19部企业合规指引基础上,按照《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投注官网市快递行业监管及合规标准》模式,继续推进光伏、纺织、物流、中药材、茶叶等行业监管合规标准的制定,逐步统一重点行业检查标准。(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其他市级行政执法单位)
(三)优化行政检查指导。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梳理市场主体行政处罚“高频”违法行为,依法细化量化裁量权基准。深化“互动治理型”执法理念,落实“预约式”指导服务、多部门联合帮扶企业整改,探索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等工作模式。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根据包容审慎原则依法采用提醒、告知、劝阻等方式处理,推动大发体育娱乐在线领域建立健全不予、可以不予、减轻、从轻、从重处罚清单。建立典型案例指导制度,对问题突出的案事例要予以通报曝光。探索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社会影响评估制度,行政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出具包括检查依据、整改建议、要求标准等内容的书面意见,并通过适当方式提供指导服务。(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行政执法局、其他市级行政执法单位)
(四)优化信用风险管理。要健全“通用+专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各级执法部门要根据行业领域特点,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要推动行政检查与信用惩戒、处罚公示、信用监管等工作协同联动。有效合理运用各行业、各部门信用分级分类评价指标,实现双随机、专项任务信用规则应用率达到95%以上,不断优化监管方式方法,推动监管措施更加精准有效。(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执法局、*市发改委、其他市级行政执法单位)
四、强化涉企行政检查组织保障
(一)强化统筹协同推进。各地各部门要强化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建立项目化管理机制,构建上下贯通、协同发力的整体工作格局。各县(市、区)政府要发挥行政执法统筹协调作用,定期研究涉企行政检查重大问题。司法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构职责,加强对涉企行政检查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综合执法和市场监管部门根据行政执法部门的年度行政检查计划,协调梳理联合检查事项,完善联合检查工作机制。市级行政执法主体应当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规范、细化本行政执法领域行政检查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各级行政执法主体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涉企行政检查主体责任,并将涉企行政检查规则和标准等纳入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内容。(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行政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其他市级行政执法单位)
(二)强化执法监督力度。加强行政检查监督,完善部门衔接机制,压实行政执法机关内部层级指导监督职责,通过网上监测、案例发布、制发“三书一函”等方式,全面监督多头重复低效检查、未“亮码检查”、擅自开展专项检查、超上限或明显超过合理频次实施检查等突出问题。行政执法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评议晾晒的,相关方案材料应当同步抄送同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健全执法类诉求反馈机制,设立行政执法企业观察点,多渠道掌握检查相关情况。加强部门协同,工商联、发展改革、经信等单位要及时将掌握的涉企执法问题线索、意见建议等共享至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构,共同推动问题线索研判、处置。(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其他市级行政执法单位)
(三)强化数字技术赋能。依托“大综合一体化”平台对行政检查数据归集和治理,实时监测分析涉企行政检查态势。探索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突出问题进行监督。通过“企呼我应”平台强化行政指导服务、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加强与各行政执法机关内部监督机构工作协同,推动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证据共享互认。(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行政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管办、其他市级行政执法单位)
(四)强化执法规范纠偏。日常工作中发现执法人员在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外开展检查、未通过省统一平台开展检查、超过行政检查年度频次上限实施检查以及违反“五个严禁、八个不得”等问题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动态纠正扰企执法突出问题。健全完善执法人员激励保障政策,细化行政执法人员尽职免责适用情形。(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本实施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